方老师常常说:“4R4P不是我发明的,而是我发现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四种责任,四种力量!”对于老师的这句话我是能够理解的,但还未达到体悟的地步。
昨天来到石家庄之后,在河北大区负责人申雪老师的牵线组织下,总部的婉瑜老师、开迪老师和我跟几位在河北做教育工作的老师见了个面,聊了近三个小时,且相谈甚欢。这次的聊天让我对方老师的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为什么会达到相谈甚欢的效果呢?三位老师中的一位是某校主管教学和教师管理工作的高老师,她说4R4P之所以吸引她就是因为四种责任的划分,而这种划分恰恰能够解决她们学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她发现自己学校的老师活的有些“拧巴”,总是把各种事情糅合在一起说,最后搞得自己也憋屈,别人看着也难受。而4R4P对责任的划分一下子就让人心里敞亮了,她知道了原来责任还可以分四种,讨论R1的事情就不要把R2、R3、R4全都掺和进来,越掺和越乱,分开讲反而清晰、一目了然。
这让我对4R4P有了新的思索,我知道以后该如何开口介绍4R4P了。
假设,在你面前站着两个人——张三和李四,我跟你说,张三责任心很强的,而李四就不行了,一点责任心都没有。这个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如果我们用感性的思路去思考,我们肯定会觉得,张三这人不错,工作中应该很好用,生活中也值得结交,而李四一听就知道不咋样,无论从工作角度还是生活角度,我们可能都对他没太大兴趣。
这就是我们感性的评价:有责任心哪儿哪儿都好,没责任心哪儿哪儿都不行。
再来一个问题: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很努力,老师会觉得这孩子懂事,有责任心,可是后来老师发现这孩子总是跟同学发生争吵、矛盾,待人冷漠,这个时候老师该怎么评价?这孩子到底是有责任心还是没责任心呢?难道我们因为他跟同学关系不好就否定他的努力学习,从而特定他就是没有责任心吗?或者因为他的努力学习就忽视了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硬说他就是责任心很强呢?好像怎么说都不太对!
这就是感性责任的弊端,它让人无法进行复合判断,最终还是说不清道不明,大家都纠结,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更让人受不了的、特别是让现在年轻人受不了的就是老一辈人传递出的这样一种观念: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无私奉献就是有责任心,反之,我要是为自己着想一点点就会像犯了什么大错似的,没一点点责任心。这就是我们说的“上纲上线”。
感性责任在经验主义里面转转转,转不出来,本质原因就是人们没有抓住人的责任评价的本质规律!而4R4P恰恰应运而生,一语道破责任的本质:责任本质上是人的一切社会行动在社会关系中的评价总和。通过建构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横纵轴,最终将责任划分为四种:四种责任无交集,且四种责任之和等于1。
每个人身上都有四种责任,只不过我们之前从未发现过,我们只能懵懂地把必须做的事情和应该做的事情混为一谈,把努力做的事情和必须做的事情混为一谈,甚至把必须做、努力做、应该做和选择做全部当成一回事来讲,那可不就得进入一条死胡同呗,最后脑子转出不来,还憋屈,谁都没错,但事情的结果却总是不对。4R4P就像一个模具,一下子就把事情的属性分开了,帮我们把事理顺,把心理顺,让人豁然开朗!
昨天跟几位老师的聊天我也很兴奋,每当他们拿出一件疑惑的事情问我们该如何分析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种压抑不住的兴奋,脸上也不自觉露出开怀的笑容。为什么?因为所有事情在他们讲出口的那一刻,一下子就套到4R4P的公式里了!在常人看来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一遇到4R4P瞬间就清晰了!作为4R4P的老学员,我的自信感、自豪感瞬间爆棚,要知道,这种兴奋是压制不住的!
所以,为什么要学习4R4P?为什么4R4P比感性责任更能有效理清解决人们的问题?为什么4R4P有那么大的魅力让全国那么多学员坚持学习、迅速行动?也许这就是原因。
4R4P让人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