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主客体思维模式如何切换:多出来五千块钱!(4)
“我帮你还是你帮我”的责任主客体思维切换技巧
我们已经理解了什么是责任主客体对象系统,也大概知道了如何在责任主客体对象关系中发现与区别责任主客体思维模式,那么责任主客体对象关系思维又是如何转换的呢?学会转换有何意义与作用呢?
有一则笑话大意如下:
某人晚上到ATM取款机上取款,不料卡给ATM取款机吞了。情急之下,此人给银行打电话,希望银行能够派人前往,不料银行人员告知,这是你操作问题,你需要在某某时间,到某某支行并带上身份证去办理。
而另外一人同意取款时被ATM取款机吞了卡。此人不慌不忙给银行致电:我在某某路银行ATM机上取款,不料设备多吐出来了5000元,希望你们尽快赶到。
20分钟内,银行工作人员赶到现场。
虽然是一则笑话,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责任主客体对象关系切换与责任主客体思维互换的奥秘。首先我们可以把银行与用户构建成为一个责任主客体对象系统,在这个服务过程中,银行与用户两者之间就可以相互转换责任主客体对象关系。
也就是说,银行可以作为责任主体服务于作为责任客体的用户,用户也可以作为责任主体服务于作为责任客体的银行。
很明显,在第一个事件中用户被吞卡后,取款人与银行构成了责任主客体对象关系,取款人是责任客体,希望银行成为责任主体能够及时帮助,但银行拒绝了!对,银行不愿意作为责任主体帮助取款人,也就是说,银行因为不愿意进入以取款人为责任客体对象系统的责任主体,最终用户评价银行服务不作为的问题(不在本文论述范围)。
第二个事件中,取款人意识到银行不会主动进入帮助自己的责任主体对象思维,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转换为自己帮助银行的责任主体思维模式,在这个责任主客体对象关系系统中,让银行做了一会责任客体,最终银行及时赶到变相为用户做了一回责任主体,帮助用户解决了问题。
如何进行有效的责任主客体对象关系的切换需要我们把握两点:
1,在一个事件中责任主客体对象是相互作用的,彼此都可以站在责任主客体思维去构建对象系统;
2,在一个事件中责任主客体对象系统中的评价关系是相对的,可以根据彼此的价值交换需要进行切换。
这个笑话也告诉我们:如果你是弱者,要想强者作为责任主体来帮助自己,而自己作为责任客体,最终收获的结果往往是强者的责任低阶表现;不如重塑彼此的责任主客体对象关系并及时切换,其结果可能会有意外收获。
责任主客体思维模式转换有很大的技巧性,责任主客体思维切换也是学习与培养的难点。需要我们善于建立责任主客体对象系统,并在两者之间进行责任主客体对象关系的评价与被评价之间进行有效切换。有的时候与其作为责任客体坐以待毙,不如换一种方法作为责任主体主动突击。